2022-11-28 09:55 | 访问量:0 | 【字体:大中小】 | 【打印文本】 | 分享到: |
叠加两省资源、技术、市场三大优势
四川领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装厂装配线。 四川领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供图
浙江企业新华三在四川落户。 省经济合作局供图
核心提示
川浙双方将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聚焦川浙两地产业优势,围绕“5+11+N”重点合作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纺织服装等“5”大重点产业,通讯产品、汽车电子等“11”个细分领域,及“N”个目标企业和重点商协会,找准着力方向,加强产业合作,策划一批产业合作平台活动、拓展一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落地一批产业合作项目,推动浙江企业在川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合力打造东西部协作新典范。
近期,四川与浙江互动频繁。10月下旬以来,省市联合招商引资小分队赴浙江驻点招商。11月14日,川浙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精准对接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一天后,浙江台州市,川浙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精准对接会举行。11月底,双方还将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共同举办第三场投资推介活动,只不过,这一次举办地换到了成都。
不到一个月时间,三个不同产业方向,多场产业投资促进活动。川浙以项目投资为牵引,相互借资源、借技术、借市场,两省正瞄准深化区域合作,努力打造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川浙样板。
A
动作连连
为密集合作“穿针引线”
11月14日下午4点,当内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黄齐全准时坐进川浙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精准对接会现场时,发现会场座位牌上的嘉宾对象都令他十分“心仪”。从新材料到元器件、从技术研发到设备生产,每一家参会企业都能在现场找到上下游合作伙伴。“上午随团在杭州实地参观考察了两家电子信息领域的龙头企业,下午又和众多相关领域的浙江企业一起参会、开展精准投资对接活动,这对内江高新区招引和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可以说是‘量身定制’。”黄齐全说。
不求规模大、人数多,但求对接精准有成效,两个半小时的对接会,议程展示了活动设置的精心用意:商务洽谈、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推介、浙江企业发言、专家解析、项目签约,每一个环节都紧扣合作主题。当天5个项目“开花结果”,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项目进一步深化川浙两省产业黏合度。
在次日举行的川浙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精准对接会上,同样的场景再次出现:川浙两省关联企业各自展示发展优势、寻求合作空间,一个个潜在的投资意向愈加清晰明朗,双方不断碰撞摩擦出火花。
四川还向广大浙商发出“邀请函”,将于11月底在成都举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投资推介活动,在深挖四川乡村发展潜力中,推动浙商在川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规模的投资与合作。
川浙产业深度合作,不止这三场投资推介活动。就在10月20日,通过省上统筹、联动市(州),组成11支小分队赴浙江驻点招商,共获取投资意向157条,为川浙深度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副局长方青表示,就是要通过近期一系列川浙产业投资促进活动,不断拓展双方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的发展边界,充分发挥四川战略优势和资源优势,调动和激发浙江市场经济优势、企业家资源优势,推进四川制造业“强链补链”,在川浙之间进一步构建起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B
招商引路
两大产业有望率先破局
两省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深化合作。
“电子信息与新能源汽车均是处在‘风口’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四川与浙江各具优势,且有望在产业链上率先形成闭环。”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组长王峻认为,电子信息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之一,已写入浙川两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而新能源汽车早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双方通过不断强化开放合作,实现精准对接,可更大程度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助于打造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浙川样板。
在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副局长周密看来,四川已形成涵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终端制造环节、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等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而浙江作为互联网大省和国内数字经济先发地,平台经济十分发达,双方软硬优势结合,可形成1+1>2的效果。
这种观点在两省投资者和企业家中得到一致认可。
浙商代表、盘石集团董事局主席田宁认为,浙江数字产业化水平显着,并朝着虚拟现实、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加速壮大,而四川作为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西部地区最大电子产业生产基地,其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具有强大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可以互为市场。
数字经济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资本加持。对此,还有浙商企业代表建议,可规划一批浙江意向企业与四川各市(州)协同出资,建立一批数字专项产业基金,通过股权招引、基金招商吸引更多优秀的数字化头部企业落户四川,促进当地实体经济、制造业、中小企业转型,推动万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川浙两地焕发活力。
电子信息乘风破浪,新能源汽车铺路搭桥。在第二场产业对接会上,川浙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同样被双方抱以极高期待。
浙江新吉奥控股集团资深副总裁李锋正是众多锚定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浙商之一。2016年以房车和新能源汽车切入,从“新”出发的台州老牌车企吉奥瞄准细分市场,率先打造新吉奥新能源产业的台州基地。在李锋看来,四川是西南地区工业门类最全的省份,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可应用的场景极其丰富,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我们一直关注西南市场,特别是四川丰富的汽车产业配套资源及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在推动项目落地要素资源匹配的基础上,希望能融入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李锋透露,四川拥有西部最大的消费市场,可辐射周边近5亿人口,在作为人口大省和物流大省的四川,新吉奥生产的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和同城物流配送车大有可为。
国家级能源与动力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龙泉创新中心主任熊树生还有更多建议。“从产业链看,四川优势更多在关键核心零部件,可以说已基本集齐动力电池整个产业链的‘头部玩家’,但四川的短板是本地产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偏少,在整车制造环节还需大力发展。而浙江在汽车整车研发制造上有较强的基础,一批龙头企业推动浙江在汽车领域较高质量发展,但浙江的零部件企业整体偏低端,与国外大型零部件企业相比缺乏高端核心技术。”在他看来,四川重在资源,浙江强在制造,双方强强联手,大有可为。
C
精准细分
“5+11+N”拓展新空间
近年来,川浙持续深化产业合作,强化资本、要素、生产、市场的全方位高效对接。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四川通过省级重大平台签约来自浙江的项目共计582个、总规模超5000亿元,累计到位资金近3700亿元。
当前,伴随着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深入实施,浙川“山海情”历久弥新、接续新篇。来自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川浙商人数超30万,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超过1500家,浙江企业在川投资已形成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第二产业为主的格局,投资遍及四川21个市(州),浙江已成为四川继北京、广东等之后的第四大内资来源地。
这种合作,正不断打开双赢局面:“浙江企业+四川市场”产业转移模式下,巨石集团在川投资年产25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一方面解决了浙江能源消费总量限制问题,另一方面也有效填补了西南市场,实现协作双方的互利共赢。
“浙江研发+四川制造”产业链协同模式下,浙江世友木业有限公司“拎包入住”浔广产业园,利用广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形成“企业生产在广安,研发创新在南浔”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东西部发展和转型的双赢。
“浙江资本+四川资源”优势互补模式下,浙能集团、浙江华友控股等充分利用四川丰富的可再生能源、锂矿和页岩气资源,积极布局四川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锂电池等项目,深入实施“西电(气)东送”,实现了两地优势互补。
“浙江产业链+四川要素”飞地园区模式下,浙江企业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在积极推动四川完善要素保障的同时,又拓宽了双方合作路径,飞地园区加快建设。
瞄准细分领域,深化川浙合作再启程。目前,四川省经济合作局正抓紧研究制定《深化四川—浙江产业合作工作方案》,双方将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聚焦川浙两地产业优势,围绕“5+11+N”重点合作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纺织服装等“5”大重点产业,通讯产品、汽车电子等“11”个细分领域,及“N”个目标企业和重点商协会,找准着力方向,加强产业合作,策划一批产业合作平台活动、拓展一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落地一批产业合作项目,推动浙江企业在川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合力打造东西部协作新典范。
“通过发挥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的带动作用,特别是瞄准细分领域加强产业合作,在合作中助力双方产业转型升级,对当前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经济基本盘具有重要作用。”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碧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